Route
Contact baijiale
2025-07-29 14:59:15
2015年,北京喜剧院正式营业,陈佩斯带着他的新话剧《戏台》作为开幕大戏首次登场。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初期,讲述了一个叫“五庆班”的京剧戏班要上演名剧《霸王别姬》的故事。班主侯喜亭迎来送往,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戏班的生计。然而,意外接踵而至:军阀洪大帅下令把这出悲剧改成喜剧;原本要登台的名角儿金啸天出了状况,送包子的伙计大嗓儿被推到了台前。小小的后台成了一个龙蛇混杂、险象环生的名利场。侯喜亭为了保住戏班上下一百多口人的饭碗,不得不在各方势力间周旋、妥协,甚至扭曲自己信奉了一辈子的“规矩”。
内地的喜剧在1984年的除夕夜有了分水岭。劈开那道水流的正是陈佩斯。在此之前,中国的文艺舞台是严肃的,教化是第一功能。但此后,“笑”本身成了一种正当的精神需求。这一切源于一个叫《吃面条》的节目。那一年,他30岁,一夜成名。接下来的十几年,他和朱时茂成了春节联欢晚会让人期待的定海神针。他是《主角与配角》里的“汉奸”,那句“队长,别开枪,是我!”成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;他是《警察与小偷》里穿上警服就找不到北的小偷,把小人物乍穿权力外衣后的可笑与可悲演得入木三分。
在公众眼中,陈佩斯是那个挤眉弄眼、油嘴滑舌、浑身都是戏的喜剧天才。但在私下里,他有另一副面孔:严肃、较真,甚至有些悲观的知识分子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两副面孔维持着微妙的平衡。但在春晚这个巨大的名利场和权力场中,平衡终究会被打破。最终的决裂源于一次对尊严的捍卫。1999年初,陈佩斯和朱时茂发现央视下属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出版了收录他们8个小品的光盘。他们选择了起诉,虽然赢了官司,但也彻底关上了通往春晚舞台的大门。
离开春晚后,陈佩斯开始了另一场与体制的“战斗”。上世纪90年代初,他成立了一家叫“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”的民营企业,后来改名为“大道影业有限公司”。他自己当制片人,自己找钱拍自己想拍的电影。尽管困难重重,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。1998年,拍完《好汉三个半》后,他彻底退出电影行业。三年后,他将自己的大道公司重新开张,选择了一个寂寞的领域——话剧。开山之作是话剧《托儿》,在全国巡演了127场,直接营业收入将近一千万元。这一次,他终于找到了那种“站着把钱挣了”的感觉。
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!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:@HASHKFK 手机:@HASHKFK
Copyright © 2012-2024 百家乐户外滑雪培训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: